“绿电 冷能”探出零碳新路径|中国县域经济报-凯时尊龙

(近)零碳产业园是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今年以来,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定位,充分挖掘“大绿能、大空间、大物流、大产业”巨大潜能,以(近)零碳产业园核心区、“绿能 冷能”利用示范区和(近)零碳工厂“1 1 n”为载体,锚定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五化”举措,全力构建高质量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王焱 摄)

风从海上来,吹来强劲发展动力。在国家电投江苏电力公司中电智慧海上风力发电厂的中控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远程监控系统发回的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和分析,并对海上风机运行情况加以调节,保证海上每台风机能安全平稳运行。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滨海县沿海海域共建设运营3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800mw。滨海港片区海上风电资源规划装机容量1060mw,“十四五”期间可开发400mw。海上光伏规划装机容量475mw;“十四五”期间可开发140mw。通过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3万亩盐田光伏铺设等方式,可具备对293平方公里的滨海港片区产业项目全部供给绿电资源。

滨海县风电、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新能源基地(陈其龙 摄)

目前,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已完成220kv隆兴变、220kv曙东变及110kv工业变现有线路间隔调整改造,为核心区绿电接入奠定良好基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6月28日,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内的中科融能628ah和314ah固态电池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下线。这是省内首批大容量固态电池正式下线,成为盐城在构筑绿能产业链上的又一次突破。

中科融能项目总投资51.39亿元,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及清洁能源领域知名企业的高管团队联合创立,在清洁能源核心元器件研制、装备产业链和能源金融领域具备产业化经验及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交通&储能标准化电芯项目定点企业,中科融能将面向储能、动力电池两大万亿级市场,提供具备本质安全、长寿命、低生命周期成本等特性的固态标准化电芯产品,从而快速发展电池技术、降低电池成本,最终推进先进电池的应用,实现国家顶层产业战略设计。

“公司已签订大量订单,包括工商业订单300mwh,大储订单1.05gwh,电芯订单3gwh,以及超过10gwh的战略意向订单。目前,项目二期图纸规划也已完成。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超60亿元。”中科融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付超介绍,未来将聚焦储能及动力电池领域,计划通过一体化研发,打通上中下游产业链,以降低电芯成本并实现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零碳工厂”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产业振兴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年以来,滨海县将绿色甲醇、绿色航油等项目作为“零碳工厂”创建范例,在项目规划、建设、生产过程中,通过就近匹配绿电资源、运用智慧能碳管理平台、优化工艺源头减排等手段,打造全链条(近)零碳制造工厂,并逐企复制经验,向整个(近)零碳产业园推广。通过引导新建项目采用(近)零碳工艺路线,选用绿色低碳节能产品,通过节能策略、循环利用、绿能替代等技术实现工厂生产节能化,着力加快片区存量企业绿色转型。

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不仅在产业链上“增”量延伸,也在“存”量中要动能。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智慧化管理,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为入园企业的生产设备加装物联装置,数据积累沉淀形成报告,为企业及政府提供能耗指标及生产工艺的节能优化决策依据。

中国海油江苏滨海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刘朔池 摄)

“改善生产工艺,采用低碳能源,将带来能源成本的节约。碳减下来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企业成本降下来的过程。园区统筹整合片区内的所有相关需求,切实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江苏奥兴智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梅中海表示。

在追求低碳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一套优秀的碳管理体系同样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滨海港(近)零碳产业园依托北京冬奥、杭州亚运绿电溯源实践经验,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全面记录绿色电力生产、交易、消费等各环节信息,实现园区绿色电力全生命周期可信证明与多维全景展示,并基于物联设备监测信息,精准跟踪碳流,实现碳管理智慧化,从能源利用、原料制备、成品加工、仓储运输、循环利用等每一个环节开展极限降碳,真正将“全链减碳”落到实处。(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唐颖)


热门排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