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群山,赋予乡村坚韧的品格。嘎佐村是距云南省华坪县城41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最高海拔2970米,最低海拔也达1200米,全村1081户人家散落在大山的褶皱中。受自然条件、社会发育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曾经的嘎佐村产业单一老化,群众收入低下,弱半劳动力、无劳动力占全村人口的一半。如今的嘎佐村,抓住位于乌木河畔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起了农文旅融合的“治愈经济”,绘就了“乡村振兴、村民共富”的新图景。
农文兴旅: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以前嘎佐村的山高水深,是发展的桎梏,土地收成少、产业兴起难、求学之路远。近年来,在船房乡政府“发展壮大一棵桑,提质增效两棵树,生态养殖能致富,开发旅游是出路”的思路下,积极响应“一乡一节庆活动”,通过合理规划,发展乡村农旅,划分出稻田养鱼区、餐饮区、漂流区、采桑体验区等,打造出集产业发展 观光休闲 户外拓展的农家庄园,推出了“漂流节”“采桑节”等活动。华坪县烟草公司也在“漂流节”“采桑节”之际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系列活动,规范服务好零售客户,宣传好、引导好游客,扩大节庆影响力。华坪县文化馆也安排三场“七彩云南情,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乡村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成熟的桑葚让地里又热闹了起来,果农忙着采收,果商在打包装运桑果,最惬意的是游客,一边林下乘凉,一边品尝桑葚甜滋滋的味儿。
游客在乌木河上漂流,在时而平缓、时而湍急的河流中尽情地释放着激情和快乐;在河边烧烤,品尝本地特产;徒手摸鱼、篝火舞会……远离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焦虑,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治愈”。
乡村旅游为村里带来更多人气,不仅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就业,景区提供了门票销售、漂流引导、驳车接送、餐饮服务等4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了周边餐饮、土特产销售、住宿等产业,实现经济收益40余万元。
现在嘎佐村的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了带动村民过上好日子的“金山银山”。
旅促文农:延展乡村农旅产业链
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吃完再带两斤走”“美味要带回去分享”……嘎佐村安全绿色、健康养生的桑葚果、桑葚干、桑葚酒、跑山猪、土鸡等特产深受游客青睐,上演农村土货“升值记”。
游客的到来给嘎佐村带来了发展的新动力,也提出了乡村建设的新要求。
船房乡政府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建设,秉持着生态发展理念,继续推广果桑、蚕桑种植,全乡种植面积已达15000余亩。桑蚕养殖,蚕茧收购、加工、销售,蚕种、蚕具、蚕药、丝织品销售,村民们忙活起来了,蚕业公司开起来了,渐渐地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运营模式,养蚕丰产桑园每亩每年可为群众创收1.2万元以上,果桑桑园每亩每年可为群众创收0.9万元以上。另外,嘎佐村依托多彩的傈僳族、傣族等民族风情,正在开发“阔时节”、“葫芦笙”等民俗文化相关项目,在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
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如今的“旅游村”,嘎佐村自2021年开始,在华坪县烟草公司及驻村挂联单位市政协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修建沟渠管网、水池、公路、养老院等基础设施,为乡村发展打下了基础。2024年,船房乡政府、嘎佐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举办的两节,让农文旅更加深度融合,不断拉长着“治愈经济”产业链条,奏响乡村振兴的“新乐章”。绿意盎然,蓝天常在,多彩风情的嘎佐村正继续绽放着它的魅力。(记者 郑义 通讯员 秦晓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