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古蔺 唱响“重头戏”|中国县域经济报-凯时尊龙

日前,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召开,会上古蔺县作了交流发言。机会来之不易,古蔺何以拿到这张“入场券”?看古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足以说明——2021年至2023年,gdp年均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亿元增至30.1亿元,实现从脱贫摘帽县到我国西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蝶变。

郎酒庄园千亿回香谷 通讯员 刘学懿摄

一抓到底谋发展

亮眼成绩背后是系统谋划。古蔺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划县域发展路径。

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古蔺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按照“做足特色、彰显优势”总体要求,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两大主题,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三大战略,坚持“干在实处、攻坚克难、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四个导向,落实“八个古蔺”建设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古蔺新征程。

此后,古蔺县先后召开六次县委全会,优化“主城支撑、双城驱动、三区协同、全域共兴”发展格局,分别就争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以优质酱酒为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等作出决定,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谋发展,项目是“重头戏”。古蔺县坚持“项目至上、项目为王、项目取胜”的发展理念,谋划实施418个总投资5000亿元的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五大类项目,成功招引并签约落地158个项目,其中9个百亿级项目。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构成古蔺县经济新增长极。

一以贯之兴产业

背靠“中国酱香酒谷”和“中国白酒金三角”黄金双优区位,古蔺县坚持强县和富民相统一,以“工业化主导”筑牢县域基本盘。

“优势优先”做大主导产业,古蔺县建设赤水河左岸世界级优质酱酒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总投资2000亿元酒业项目落地实施,优质酱酒产能16万吨、占全国1/5份额,三年内成功再造一个“古蔺产区”。“集聚集约”做强工业园区,构建“一区五园”发展格局,推行“管委会 公司”运营机制,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连续4年在全省“亩均论英雄”评价中位列前三。“聚焦聚力”做优经营主体,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支持郎酒推进新“351”工程,品牌价值高达1518亿元,新培育“四上”企业316家、增长近3倍。

在农业产业方面,古蔺县坚持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思路,围绕“土特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构建“八子登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到75万亩,农产品仓储烘干冷链保鲜设施地域覆盖率在90%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

此外,古蔺县还纵深推进文旅产业“五大攻坚行动”,坚持“产供储销”协同发力,统筹发展风、光、煤、气、石等能源建材产业,新型储能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目前,绿色建材县级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箭竹坪、火草坪风电场建成投用,龙山大理石园区扩建项目建成投产,郎酒小镇酒旅融合集聚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如今,古蔺以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为主导,以医药健康、能源建材、食品加工、新型储能四个百亿级产业为支撑的“1 4”特色产业体系正蓬勃发展。

一往情深惠民生

古(蔺)金(沙)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试运营;开足马力加快融入重庆、成都、贵阳、昆明“3小时经济圈”;泸州至古蔺、古蔺至仁怀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大遵铁路、渝毕高铁、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古蔺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超88万人受益……

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古蔺县,城乡融合同样步履坚实,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想方设法满足居民就业、教育、医疗的需求。

古蔺县坚持城镇和乡村相贯通,以“一体化发展”增强空间承载力。突出规划引领,建立“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为总领,6个乡镇级和48个村级片区规划为支撑,n个专项规划、概念规划为补充”的城乡规划体系。突出城镇带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培育二郎、茅溪产业新城,构建“一县多城”城市格局,二郎镇以全省第一成绩上榜西部百强镇。突出乡村振兴,建立“1 5 n”乡村振兴推进体系,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治”行动,成功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下一步,古蔺县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优势优先原则,实施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千亿企业培育计划,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县域经济总量、全口径税收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三个翻番”,争创全国百强县。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到2027年,白酒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税收超100亿元;实施城镇格局重塑行动,推动交通、水利等六个一体化,构建主城支撑、双城驱动、三区协同、全域共兴空间格局;实施改革创新攻坚行动,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本报记者 戚原 通讯员 蔡琳)



热门排行

网站地图